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梅香 摄影 王俊芳)10月2日,“奋斗筑梦新时代,深情守候地大人”2025年校友值年返校欢迎大会暨文艺汇演活动在弘毅堂举行。毕业30周年、20周年和10周年的60余个班级、1000余名校友及家属值国庆佳节,相聚南望山下,重温求学难忘岁月,共话美好未来篇章。
校领导刘杰、李建威、王林清、胡守庚,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文武,原校领导张锦高、郝翔、黄晓玫、杨昌明、姚书振、丁振国、邢相勤、朱勤文、赖旭龙、王华,相关管理服务机构和各教学科研机构的代表,特邀教师代表等参加活动。

1995届毕业生、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徐岩主持活动。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校友返校欢迎视频,返校班级在校时期的照片依次呈现,浓缩了校友们的爱校情怀和时代记忆,带领校友们穿越时空,回首芳华。

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介绍参会领导和嘉宾及校友返校基本情况。他说,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学院紧密协作,师生齐心协力,精心筹备了欢迎大会和各项活动,希望这些活动能给大家带来回到母校的归属感、体验感与幸福感,让此次相聚成为一次难忘的记忆。

校长李建威致欢迎辞。他向各位校友表达亲切的问候,并对校友们长期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他向校友介绍了学校发展近况,他说,新形势下,学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坚持“四个面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地大实践,为在2035年把我校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他表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校友们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母校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母校期待着与校友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学校宣传片《奋进》,了解学校最新发展。
毕业30周年、20周年和10周年的4位优秀校友代表向母校、向老师、同学和校友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1995届校友代表、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闻达校友回忆了高等数学谢兴武教授及专业课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故事,他说,“是母校用‘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是老师们用严谨的教学和无私的奉献点亮了我们求知的火把,大学四年是我们最宝贵的青春记忆,也成为我们三十年来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感恩母校,祝母校越来越好。

2005届校友代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物探所所长柴海斌校友表示,这些年校友们在各自领域深耕,在生活里沉淀,始终保持着当年在校园里的那份热忱,始终稳稳扎根在各自岗位,用默默耕耘为社会运转筑牢坚实根基。他说,今日重回母校,见校园焕然一新,老师风采依然,同学们眼中理想不灭,倍感温暖与自豪,祝愿母校根基永固,桃李芬芳。

2015届校友代表、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尹超校友表示,地大培养的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论,让他在不同领域都能快速适应并贡献力量。母校给予他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与智慧。他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建设贡献力量。

2015届校友代表、梧州市自然资源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生态修复中心副主任彭正宗校友表示,感恩母校老师教会了他丰富扎实的地质知识和技能,希望自己加快成长和进步,将来能为母校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校党委书记刘杰为1995届校友刘晶晶、2005届校友黄福海、2015届校友廖昕授旗。

教师代表徐景田、罗文强、朱冬元、张吉军、沈博、佘振兵、陈建平、郭秀蓉、孙华山、徐建梅接受校友献花。
校友们观看了由校友与师生同台演出的精彩文艺节目。

大学生艺术团表演开场舞《同桌的你》。

2012届毕业生付佳文演唱《不忘初心》。

1984届毕业生张慧,教师代表张恪,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宣讲团表演话剧《院士情怀》,还原池际尚院士风采,深深打动在场所有观众。

离退休工作处绿松石模特队带来走秀表演《传奇》。

1988届毕业生、内蒙古校友会会长王利田,1988届毕业生于荣萍,2005届毕业生张中平,教师代表沈月骞、张恪、曹佳乐,环境学院“张国旗班”学生代表共同表演由王利田校友创作的朗诵《向母校报到》,他们用诚挚的情感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

大学生艺术团带来女子群舞《流光叙》。

1988届毕业生王利田、1986届毕业生吴太山、2013届毕业生姜力维、校工会教职工金钉子合唱团共同合唱《拥抱明天的太阳》。他们的歌声激昂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全体人员在艺术与传媒学院余磊老师指挥下齐唱校歌《勘探队员之歌》。
校友们赴“食”光之约,在西苑餐厅品尝“爱校团圆餐”、地大特色月饼,他们纷纷表示,此次聚会别出心裁,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地大情怀和家的归属感。

全体参会校友合影留念。
10月2日下午,校友和校友子女在逸夫博物馆讲解队李泽鑫、杨戈尔、冯一渊同学的带领下进行校友亲子科普营活动,并参观博物馆。
值年返校期间,学校还组织了亲子化石开采营、亲子珠宝营、学校主要历史文化景观集章打卡等活动。(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