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孟国强 黄仲文 摄影 焦思勤)9月29日,长江流域校企人才供需对接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副校长胡守庚,长江流域相关高校和用人单位代表,校内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和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是新时代高校“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四大工程八项行动的组成部分,旨在发挥沿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胡守庚为毛晓泉等8位校外生涯导师颁发聘书。
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周建伟、环境学院副院长孔少飞、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马强分别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应对措施以及校企合作方向。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级巡视员毛晓泉,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邓京津,江苏省地质局水工环地质处副处长周少卿,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魏灵巧,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池怡,三峡建工集团江西寻乌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纪村,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战略总监李全伟,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人资部负责人熊哲等,分别介绍了单位情况、产业布局、发展方向、人才需求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校企合作方向,希望加强合作交流、强化产教协同,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工处副处长秦海洋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指出在完善育人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供需匹配。
胡守庚强调,此次会议对落实高校育人共同体职责、响应国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及顺应地球科学领域发展变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与企业代表紧紧围绕人才供需对接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对学校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为育人共同体后续工作开展贡献了智慧、指明了方向。希望校企双方在共建精准对接机制、共筑协同育人平台、共破区域发展难题等方面持续发力,培养造就更多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编辑 焦思勤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