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鸿福 地层古生物学家。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1961年研究生毕业(当时无学位制)。一直留校任教,担任教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副主席、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地质对比计划359项主席等职。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鸿福创导地球生物学新方向,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对古、中生代之间绝灭和事件的研究产生广泛影响。他最早出版中国古生态学及中国古生物地理学教程,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提出了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生物成矿系统。系统总结了我国及东亚的三叠系,首次提出国际二叠系—三叠系(古生界—新生界)界线新定义、界线事件的火山成因说等,使国际地质学热点——古、中生代界线的全球层型(金钉子)得以设在中国浙江长兴,为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他提出造山带和盆地研究的新思路,成功应用于“中国西部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并获奖;积极提倡绿色GDP,推动长江中游环境地质研究;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7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奖、中国地质学会李四光地质科研奖、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等奖项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野外工作特殊贡献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2021年获“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