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

在传承中绽放光芒——记我校“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质学教师团队

时间:2018-01-25 作者: 编辑:王诲 浏览量:

  (地大之声记者曹南燕 庞伟红)说起地质学教师团队,当今中国地质学界无人不晓。这样一个“团队”, 首批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的是龚一鸣,他是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龚一鸣的周围凝聚着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带领的教学团队被学界公认是一个团结的、富有朝气的、有凝聚力的集体。童金南,谢树成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学术梯队的中坚力量;冯庆来、王永标、江海水等都能独当一面,硕果累累,该群体的教师5年来发表Nature等SCI论文一百余篇。

  率先垂范精心育人

2014年8月12日,龚一鸣(中)在秦皇岛北戴河带领老师备课

  爱是上好一门课的基因。龚一鸣在《高校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一文中说道:爱教师职业、爱学生、爱自己、爱课堂教学是上好一门课的基本要素,战术上,用心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课堂过程、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3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语言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85年元月,龚一鸣以优异的成绩硕士毕业留校任教,86年上学期,教研室安排他给大家公认的教学大师刘本培教授主讲的《世界地质》助课。除了助课以外,刘老师提前一个学期有意给他安排了4节讲课和2节课堂讨论的任务。为了上好这6节课,龚一鸣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准备,几乎查遍了学校图书馆与世界地质课有关的所有图件和书刊,还通过各种渠道从北京租借王鸿祯院士等在北京讲授《世界地质》课的讲课录音磁带,反复播放,创造性地模仿老教授的讲课风格和讲课艺术,作了近200张读书-备课卡片。第一次上讲台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必须有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渊博的知识;博采众家之长,舍得花时间投入和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基本保证。

  1994年龚一鸣破格晋升教授后,逐渐成长为《地史学》的领衔传人和主讲者,深知责任重大。2000年以来,为了使地史课与国际接轨,实行多媒体教学和逐步实行双语教学,他利用赴美国国际合作的机会,挤出大量时间,以学生的身份随堂选听美国教授与地史学有关的课程三门,为地史学课程与国际接轨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他又积极组织校内外10余位博导和教授,着手新编《地层学基础与前沿》教材,经过长达5年的编写试用修改,再试用再修改,终于2007年3月正式出版,2016年修编更新正式出版第2版。

  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而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科学知识积累和优良的科学研究素养。正因为长期以来龚一鸣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他的课堂教学和野外教学实习尤其深受学生的欢迎。《地史学》是我校地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龚一鸣讲授该课程已有30年的历史,但每次上课他总要以最近的一次教案/电子教案为基础重新备课,用他和他所领导的教研团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和地球科学的新进展优化、调整、充实新内容,让学生和同行有常听常新的感觉。他总结和创导的《地史学》24字教学原则:"讲透总论,讲活分论,强调轮廓,兼顾资料,立足三史,夯实三基"对我校《地史学》及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所崇尚的教学理念"只有为人师表,方能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相辅相成"不仅鞭策着自己,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周围的学生和同事。

  对于一位有30多年教龄、较多专业知识储备的教师来说,得到同学良师的认可似乎并不太难,但要成为同学心目中的益友并不太容易。龚一鸣老师的课讲的好对学生有应必答的口碑,平时总有不少他熟悉和陌生的学生慕名而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向他求教、与他交流他们学习和做人做事的酸甜苦辣,面对学生的电话和邮件, 龚一鸣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求教的学生解答疑问,与他们平等、细腻地交流。010011-22班熊志方回忆说:"我从大二就开始与龚老师接触,他不仅学识渊博,要求严格、精益求精,而且品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他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益友,和他相处我一直觉得很愉快、很幸福"。    

  近年来龚一鸣先后主持和参研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先后赴日本、丹麦、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56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


龚一鸣(前一)在北戴河老虎石与X11164班同学们在一起

  倡导优良学风 培养人才梯队

  龚一鸣团队中最年长的是殷鸿福院士,现在,82岁的殷鸿福依然乐此不疲地带着全校两个研究生和本科生班级的课程。教学于他而言,依然是一种享受。从1957年兼做助教至今,殷鸿福的教龄已有60年,单是门下的博士和硕士生就有60余人。

  殷鸿福创建的科研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并以此为基础创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和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更是学术上的传承关系。


2009夏,地质学教师团队成员与其他教师团队成员在一起交流

  “科学需要传承。一个科学家如果想要追求长远的价值,不仅在于他本人的成就,还要看他带出来的是不是一支优秀的团队,能否把毕生所学发扬光大。”殷鸿福总结说。

  此外,他认为,科学同样需要师生相长。这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老师优秀与否的标准。

  殷鸿福青睐能举一反三、锲而不舍的学生。这些学生比较实在,不怕坐冷板凳。不过如果“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不行,还得要有悟性。“我的教学是传承,学生不一定走我的研究方向,但是依然可以把学科发扬光大。”

  现在,让他最骄傲的就是有一批好学生。谢树成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谢树成的三次毕业论文全都是殷鸿福指导的。谢树成这样说:“在研究上,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思路开阔,勇于开创新领域。团队开辟的新领域,甚至是他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方向,他都愿意让我去尝试。他鼓励我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去探索,鼓励我出国学习深造、开阔眼界,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合作。”

  在他硕士论文完成以后,殷老师希望和他一起再去川西北看看。而当时谢树成正在另一处野外工作,通信不发达,等他收到消息时已是20天之后。等谢树成到达约定的地点后,殷老师已经离开去另一处野外了。后来才得知,殷老师和他约定的那天,县城里面下了瓢泼大雨,殷老师不知道谢树成没收到信息,自己撑着雨伞在县城的各个宾馆一直在寻找他,这让他特别感动。

  谢树成已然成长为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


2015年冬,地质学教师团队部分成员与研究生在广西来宾铁桥剖面野外集体备课

  雪山铭志草地留痕

  科考过程中,他们曾经历许多危险。

  1997年7月至9月,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五国联手,上了青藏高原,到海拔7000米的希夏邦马峰考察。谢树成当时30岁,有一天,他早早一个人从5800米的考察队营地向7000米高处进发,路上他突然一脚踏空,人往一个冰裂隙中掉了下去。所幸的是,当时他背着个装雪的桶,卡在冰裂隙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海拔7000米的雪山后,他一开始不适应,还有些头痛。当时在山上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取冰芯,一共取了100多米长的冰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与他们在一起考察的一位美国队员,高原反应太严重,在送往美国抢救的途中不幸以身殉职。在他们离开希夏邦马峰不久,几名北京大学登山队员也在那里不幸遇险。

  在距今约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有生命以来最大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次生物大灭绝?这个问题引起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

  谢树成教授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2005年434卷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在距今2.5亿年左右,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至少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的。外星体撞击说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是火山爆发等来自地球内部的原因。

  谢树成在学术上还取得了其他令人瞩目的发现:在海拔7000米高的青藏高原上,他发现了来自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油气燃烧的污染物;在黄土高原上,他证实那里历史上曾有大量草地,而没有森林植被。

  团队里还有一名教师也深受学生喜爱,他叫童金南。“他不仅是一位战友,更像一位父亲”。 他指导的一名学生这样说道。

  野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言传身教的最好机会。每次野外实践教学,短则半月,长则一两月,在崇山峻岭中,在风雨交加下,童金南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高海拔区总伴有雨雪,他走在队伍最前面,时刻警惕滑坡的出现;坐车时,他总是坐在最不安全的副驾驶座,还笑称很舒服;下大雨时,他把身上的冲锋衣给怕冷的女生;他体力不输20多岁的小伙子,经常第一个到达山顶的观察点;遇到困难时,他给学生们讲述他年青时搭油罐车、顺风车,深入西藏无人区搞地质的经历,有时还不忘幽默一把,鼓励队员战胜困难。他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爱护。

  童金南经常鼓励做科研的学生,搞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就是要做冷板凳,不要被功利化影响,潜下心来做研究,一定会出成果。

  现在虽已经55岁,童金南每年仍会坚持2-3个月的时间跑野外,每次出野外,他都带回一堆“战利品”——化石和岩石标本,那是他最珍爱的东西。到目前为止,童金南亲手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化石标本达数十万件,其中不少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稀有化石。

  从事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30余年,童金南已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殊荣无数。

  “老师们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专业态度,王永标老师身上,有着学者的认真、君子的风度,他将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地质知识相结合,可谓‘赤子其人,星斗其文’;冯庆来老师野外授课旁征博引,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拓展思维,不盲从,不迷他信,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所收获……”对于这次暑期实习,地学院的2013级学生陶湘媛感受颇多,下雨天为学生撑伞,在陡峭的山路为学生背两桶5斤的水上山,这些老师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更是风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年长的教授们对学生关怀备至,对青年教师也是极力栽培。他们说,“今后是他们的时代,未来始终是他们的”。

  为了减轻年轻教师的压力,年长的教授们建议学院每年从各学科里选拔出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减负”计划,青年教师宋海军、杨江海、罗根明加入了这个计划,研究水平提升明显,考核结果均为“优”。每年进行野外教学前,老师们要提前进行野外备课,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们会带领袁爱华、徐冉等年轻教员,向他们细致讲解教学内容,保证他们“有东西可讲”,青年教师在野外成长迅速。不仅在校内为青年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教授们还积极通过各类学术会议向外推介优秀青年学者。他们尽心竭力地扶持青年成长,青年教师们也不负众望,成绩喜人。

  在这种和谐有爱的传承下,这个教师团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绽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