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聚焦共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愿景,着力弘扬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丰富景观文化外延,整合景观文化育人资源,以实现文化内涵育人、文化实践育人、文化阵地育人为目标,以景观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了“景观+学科”“景观+课程”“景观+活动”“景观+艺术”“景观+故事”的“五位一体”景观文化育人建设机制。
(一)“景观+学科”:学科元素融入景观建设
学校校园景观建设聚焦学科特色,通过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特色鲜明的学科元素以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借助适宜表现手法对外展示,积极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系统打造院士长廊、化石林、地质年代长廊、科普地带等为代表的学科文化景观带,彰显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与“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托“一院一品”景观文化建设项目推动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文化景观小品建设,形成百花齐放、各显特色的学科景观布局。
图2:院士长廊展示了建校以来,在学校学习和工作过(含目前在校工作)的70位校友院士
图3:我校化石林是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
(二)“景观+课程”:特色课程推动景观育人
学校依托校史馆、博物馆、四大野外实习实践基地等文化景观载体开设校史党史红色课程、地学科普研学课程、野外实习实践课程,以特色课程实现校园景观生动育人。学校校史馆建有编年体展厅、党建专题展厅、大师专题展厅、登山专题展厅和学院风采展厅等展厅,设有新生入学教育校史党史系列课程,是校史校情教育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校博物馆,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依托博物馆建设《地球趣话》等系列公选课,成为大学生“一票难求”的通识课程。依托学校周口店、北戴河、秭归、巴东四大国家级实践育人平台,研发国家级精品课程,每年数千名学生进行野外实习。
图4:《地球趣话》公选课教学场景
图5:学校师生在秭归进行野外教学实习
(三)“景观+活动”:文化活动铸造育人品牌
学校依托丰富的校园景观开展地学科普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户外拓展活动、图书阅读活动。学校面向校内外开展藏品讲解,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巡展和巡讲,举办地学科普亲子游、地球科普夏令营系列活动。连续举办五届“冬至灯会”,打造冬至花灯展传统文化景观品牌。建设攀岩馆、体育馆、素质拓展基地,积极开展登山、攀岩、野外生存训练等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建设“攀登”雕塑文化景观,诠释和弘扬“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地大攀登精神,打造登山与户外运动体育特色文化景观品牌。持续开展“大师讲座”“图书漂流”“名家荐书”“‘读者之星’评选”“读者座谈会”等文化活动,打造书香景观文化育人品牌。
图6:冬至灯会:点亮中华民俗文化
图7:《攀登》雕塑落成剪彩仪式举行
(四)“景观+艺术”:艺术浸润提升人文素养
学校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注重发动师生的力量参与,搭建平台,展示师生的艺术成果。近400米的学校隧道享有中国高校首个“文化隧道”的美誉。隧道壁画均是由学生创作、设计和管理,既有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主题壁画群,也有彰显学校特色的学科主题壁画群,还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传统文化主题壁画群,学生们在创作中升华情感,提升了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平。学校攀登景观、校史馆“山水”景观等一系列景观都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景观设计创意,相关设计成果进行展出、评选。在未来城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邀请师生共同开展创意设计,参与绘制了主校门的“峡江烟云”和“珠峰晨曦”紫铜浮雕、至善桥上生物地质史浮雕群等,达到了提升艺术实践能力、推动浸润式文化育人的效果。
图8:近400米的学校隧道享有中国高校首个“文化隧道”的美誉
(五)“景观+故事”:景观故事传承大学文脉
学校在官网首页开辟了“学校景观故事”专栏,用文字讲述校园景观背后的故事,用图片展示栩栩如生的校园景观。《化石林:跨越时空,与远古森林来一次亲密接触》讲述了化石林的由来,《隧道:它连着的,是你的青春啊》讲述着发生在隧道里有趣的校园青春故事,《双脊波痕:探寻地球远古的记忆》讲述着一块沉积岩历经沧桑不改容颜的奇特地质现象;《三峡坝基岩芯:一首8亿年的地质史诗》讲述着学校心系三峡的故事。地质工作者雕像、化石幕墙、三峡坝基岩芯、张国旗雕像等的景观故事被大学生杂志、中国矿业报、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采用并转载报道。学校成立“科普讲解队”,每年有100名以上的校内外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年均志愿者服务时间总数超过2000小时,为近万名游客讲地球故事。
图9:“学校景观故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