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帅斌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行业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追求。40余年来,在“三光荣”精神鼓舞下,广大地质工作者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为地质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光荣”精神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指引、激励、铸魂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地质行业与时俱进,为“三光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弘扬“三光荣”精神的时代需求
“三光荣”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地质系统的生动浓缩和具体呈现,要深刻认识“三光荣”精神的理论意义、思想价值和强大力量,夯实地质事业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适应地质事业的时代需求。
以“三光荣”精神补足地质工作者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压舱石”,决定着人们的思想立场和行为方向。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光荣”精神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地质行业的精神和理想信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当代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高度契合。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将继承发扬“三光荣”精神与学习贯彻“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梦想”号精神等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地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将“三光荣”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能力与创新动力,从而在思想上、意志上、行动上保持坚定不移。
以“三光荣”精神助力地质工作现代化发展。
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开发矿业”的号召,到“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到“地质工作者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以“三光荣”精神为核心的地质精神谱系为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始终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揭示了“三光荣”精神与地质工作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
作为地质人,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支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绿色低碳发展、地质安全、海洋强国建设等重点领域,切实发挥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先行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三光荣”精神仍然是推动思想伟力加快转化为地质工作深层次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以“三光荣”精神铸牢地质工作战线共同体意识,把握好运用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守好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底线,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让地质工作更好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践需要。
以“三光荣”精神增强改革发展新动能。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地质工作的角色与使命远超传统范畴,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大宗矿产向清洁能源、战略性资源、“卡脖子”能源转变,工作空间从浅部向深部、陆地向海洋、境内向境内外并举转变,工作部署从以资源为主向资源环境空间多要素并重转变,工作方式从强调数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益转变,“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观逐步形成。加强地质工作的科技创新、装备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以“三光荣”精神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单位和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增强改革发展新动能。
新形势新要求,以"三光荣"精神凝心聚力是地质战线改革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我们要以“三光荣”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推动地质行业向着更加科学、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几年,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和新疆地质局将《地质“三光荣”精神传承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中层干部骨干培训的唯一思政必修课,这是以“三光荣”精神助力地勘单位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鲜活样本,充分彰显了“三光荣”精神的思想伟力。
从三个维度准确把握“三光荣”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三光荣”精神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停滞的,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在继承中不断加以深化和创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突出国家使命和家国情怀,强调归属感。
一是坚定的爱国信念。国之所需,地质工作之所向。地质工作要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这是地质工作者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
二是主动的奉献精神。要不忘地质报国初心,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把自己的理想前途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矢志不渝,无私奉献。
三是强烈的敬业精神。要以爱岗敬业、主动作为、刻苦钻研、自强精进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上,不断提升技术、业务、专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以艰苦奋斗为荣”突出作风建设和人格塑造,强调责任感。
一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实干要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要有行动上的落实,努力解决国家和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二是主动开拓、干事创业的斗争精神。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地质理论、技术和工作难题,要敢于开拓创新,保持干事创业的韧性。
三是谦虚勤奋、开拓实干的“三牛”精神。就是要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百折不挠、奋勇争先。
“以找矿立功为荣”突出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强调价值感。
一是目标笃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国家立场,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的目标,抓住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契机,找国家战略资源、找“卡脖子”资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国家需求、政府需要、社会诉求服务。
二是能力高强。要具备较高的战略谋划能力,结合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各类复杂环境,把握找矿的基础条件与基本规律,科学、系统、全面、高效地开展工作;要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优秀的文化氛围来推进地质队伍建设;要练就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加大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攻关力度,推广运用一批先进、适用、绿色、高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提高勘查技术水平。
三是工匠精神。要用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要求地质工作者发挥创造性,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找矿立功提供不竭动力。
新时代传承弘扬“三光荣”精神的有效路径
“三光荣”精神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以新时代地质工作为基点,扎实开展“三光荣”精神深化、创新和践行,实现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人格认同。
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实现“三光荣”精神的文化认同。
地质战线各级党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提高政治站位,营造为国奋斗文化氛围。要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常态化开展铸魂育人工作,把“三光荣”精神教育深度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倡导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引导行业弘扬“三光荣”精神的重要意义,为铸牢新时代地质工作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宣教文润贯通,在学思践悟中引导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坚守使命、提升能力、勇于奉献,增进对“三光荣”精神的认同,形成良好氛围。同时根据现实需求,挖掘和宣传先进事迹,加强典型选树,健全评价和表彰机制,讲好身边故事,传播时代价值,促进文化认同。
发挥基层党委的组织作用,实现“三光荣”精神的价值认同。
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打造清正地质环境,确立担当实干绩效评价导向。基层党组织应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将“三光荣”精神融入自然资源和地质事业发展中,完善激励机制,保障职工权益,加强先进典型表彰,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光荣”精神传承等相结合,作为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联学联建、学习交流等方式,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推进理论武装,实现价值认同。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三光荣”精神的人格认同。
广大地质工作者要努力塑造健全人格,成为岗位建功时代先锋,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执着的精神追求。要激发地质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把“三光荣”精神融入理想信念、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锻造优良作风、崇高品质、职业素养,真正让“三光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每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新时代健全人格,实现人格认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原载《中国矿业报》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