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地大
媒体地大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武汉科技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追梦

——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

时间:2024-02-26 作者: 编辑:孙彦钦 浏览量:

穿越戈壁沙漠,搏击惊涛骇浪,鏖战雪域高原,勇攀地球之巅……从天山巅到三江源、从南北极科考到世界屋脊,在从事测绘科教科普工作的二十余年里,他被业界誉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地学追梦人,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科研工作者。

坚持去一线 十年四次攀登珠峰

2022年4月30日上午,经过7天攀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陈刚和儿子陈李昊,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

这距离他首次攀登珠峰过了10年。这一次他终于拿到了西藏地壳运动监测的珍贵数据。“未经亲手测量的数据,总觉得不踏实,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陈刚说,他原来是做工程测量的,2008年汶川地震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地震发生后,他们连夜赶到汶川,看到满目疮痍,心里十分震恸。从汶川回来后,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大地测量。

从汶川科技赈灾起步,他通过参与全球“7+2”登山科考计划,攀珠峰、征北极、闯南极、探南海,在“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中磨练自己,并获取了大量的精细勘测数据。

自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陈刚先后四次攀登珠峰。前三次,因为天气原因均未能登顶。2022年他再度出发,这一回还带着在地质大学攻读测绘专业的儿子陈李昊。他们住帐篷一住就是一个月,二十斤的仪器一背就是九个小时,狂风暴雪、高原反应都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

2022年4月30日凌晨2点,陈刚和儿子陈李昊以及两名向导从珠峰北坡8300米营地出发,向峰顶发起了最后的冲刺。最后将近500米的海拔高度需要跋涉2.8公里的距离,他们用了将近9个小时。

珠峰是反映印-欧板块相互作用现状的敏感指示器。作为世界最高点,和南极、北极一样,它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对全球地质学研究有无比重要的意义。陈刚带领团队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备,进行了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试,以及冰雪覆盖测深试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利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反射信号技术,开展积雪反演研究。

测绘工作,耐心和细心是影响观测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为了一个数据反复的观察与测量,就算是在高寒环境,也不能草草了事。”陈刚说,数据不会说谎,必须要抱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它们。

弘扬科学精神 带领支部做科普

“同学们,你们知道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吗?”……在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陈刚带领所在的“山海求知”党支部成员为中小学生,做了一场题为《攀登的意义》的科普宣讲课,讲述他攀登珠峰的故事。

“课堂上,孩子们会问珠峰的身高为什么要经常测量?”陈刚说,实际上珠峰的高度和变化趋势一直受到国际关注,作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精确测定珠峰高度,并向全世界发布,这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是中国主权的象征。

在他看来,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来,他带领支部党员走进武汉三中、恩施七里中学、河北玉田一中、云南楚雄龙江中学等30余所中小学弘扬科学家精神,覆盖师生过万人。

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航天航空和海洋观测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的途径, 陈刚调到海洋学院后,研究领域也从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延展到海洋观测。

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陈刚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教学成果奖2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赛奖励8项。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创始人,他认为海洋科学研究与地球科学领域各个学科都密不可分,当下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海洋,势必会带动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希望每一个热爱地球科学研究的学生努力学习耕海探洋本领,做一个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本报记者 陈映琦

链接:武汉科技报数字报刊平台-“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追梦 (kexing100.com)

(原载《武汉科技报》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