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文汐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被作为2024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重点部署了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
在“双碳”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伴随而来的是相关人才的供需矛盾。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双碳”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而且这个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快速扩大。
王焰新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以风电产业为例,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25.74吉瓦跃增至2020年的71.67吉瓦。2020年风电从业人员约55万人,据估算人才缺口约为20万人。而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还将以每年近15%的速度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才需求和缺口的倍增。
针对这一现状,王焰新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递交《关于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他认为,动员全社会教育力量,构建并完善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企业和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化“双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尤显迫切,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应从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加强“双碳”学科专业建设、优化高校“双碳”教育模式、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双碳”人才
《21世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你的议案中重点关注了“双碳”人才培养这一话题。为何选择这一话题作为关注重点?目前“双碳”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
王焰新:“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既需要资源、能源、资金和科技的大量投入,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双碳”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而且这个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快速扩大。因此,动员全社会教育力量,构建并完善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企业和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化“双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响应“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尤显迫切。
一是“双碳”人才供需总量不足。“双碳”相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面临严峻的专业人才瓶颈。以风电产业为例,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25.74吉瓦跃增至2020年的71.67吉瓦。2020年风电从业人员约55万人,据估算人才缺口约为20万人。而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还将以每年近15%的速度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才需求和缺口的倍增。类似的,由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同样存在于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零碳建筑等工业领域。
二是人才供需存在结构失衡。据调查,“双碳”岗位对人才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的岗位占比为55.04%;而“双碳”领域本科学历人才供给占比一直保持在92%以上,硕博学历人才供给相对较少。不同学科门类的供给数量存在较大差距。本科学历“双碳”人才供给中,工学大类贡献了86%以上人才,而其他学科门类占比过低。
三是人才质量不匹配。我国“双碳”产业人才规模化、体系化培养刚刚起步。大部分从业者来自以前的能源、环境等专业,或者有相关实战经验者,多数求职者不够熟悉“双碳”行业,缺少必要的岗位技能,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国内高校普遍缺乏与“双碳”直接相关的专业,师资、课程不够完善,人才培养难以快速适应产业发展的节奏和企业的需求。
《21世纪》:如何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双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王焰新: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是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建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制定“双碳”产业目录,完善产业细分标准,系统完善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加强人才供给规划指导。
二是加强“双碳”学科专业建设。建议通过增设“双碳”直接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自设“双碳”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等方式加快高校“双碳”学科专业建设,提升高校“双碳”人才培养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应加快推动编写高质量“双碳”教材、培育跨学科的“双碳”教师团队。
三是优化高校“双碳”教育模式。支持有条件高校做大做强“双碳”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推动“双碳”专业教育由授课型向研究型、实践型、实验型等多元形式转变,促进教育模式的革新,鼓励办学水平高的院校开源“双碳”教育。鼓励跨国、跨校、跨学科的“双碳”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双碳”人才培养。
四是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职业院校承担起“双碳”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支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双碳”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完善用人制度,通过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合规、理性方式招揽“双碳”人才,通过提供明确涨薪机制、福利待遇、期权激励条件等方式提供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发挥高校职能培养高层次人才
《21世纪》:贵校在践行“双碳”理念和培育“双碳”人才上有何可行的实践和经验?
王焰新:一是统筹谋划凝聚学校绿色发展共识。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把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打造生态文明教育高地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的特色工作常抓不懈。编制印发《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迈向2030》战略规划,持续推进宜学宜居、润物润人的特色高水平文明校园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为提供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和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持,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致力于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已载入学校《章程》。
二是交叉培养生态文明领域高层次人才。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地球+”学科群、“资源+”学科群、“绿色+”学科群、“治理+”学科群等共生共荣、交叉融合的学科群生态,构建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科研/实践基地”三维立体的育人平台,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
三是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智库。学校积极筹建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确立系列生态文明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机制。组建“美丽中国讲师团”等新型智库机构和宣传教育平台,构建起互为支撑的“两库两基地”体系,即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特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高校新型智库和案例库,以智库和案例库的研究成果支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
四是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理念传播。组织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地学长江计划”“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长江源科考”等,“5G+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学校每年组建50支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1200余支社会调查小分队,共计1万余名师生奔赴长江流域各地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利用“世界地球日”“宜居地球大讲堂”等优质科普平台,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绿色校园。学校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校园建设理念,制定了国内高校第一部推进碳排放治理的校园碳中和规划,在全校范围内规划建设“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倡导生态文明生活。以未来城校区建设为试点,探索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系统集成的“近零碳”发展示范模式,着力打造宜学宜居、润物无声的高品质生态文明校区,在建设中大量使用中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设施,采用先进的建筑能耗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图书馆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并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21世纪》:湖北今年提出,要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如何理解这一谋划中的深刻含义?作为本地高校如何去践行这一战略?
王焰新:流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忽视的地域单元,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湖北提出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行科学研判而形成的战略举措,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空间治理相统一的具体落实,更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精准施策。
作为地处湖北、正在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加快迈进的本地高校,我们将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和国家发展最紧迫需求,充分发挥地球系统科学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着力推动一批流域智慧治理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着力培养一批致力于服务“四化”同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链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双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21财经 (21jingji.com)
(原载 21财经 202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