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沛 王郭骥
“应急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效率,是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迫切需要。”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提高全社会抵御各类灾害事件的综合防范能力。
近些年来,各类自然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挑战。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有力应对各类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的根本。
通过调研,王焰新发现,在实践中,存在应急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急救援装备的针对性和先进性不足、应急科普工作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
为此,王焰新建议,首先要从应急教育体系、应急科技支撑和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体系建设提供系统可靠的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突破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聚焦灾害事故防控基础问题,强化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开展重大灾害科学考察与调查,整合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运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灾害态势、打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还要加快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构建应急科技人才网络。
“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焰新还建议,应急管理部门应推进应急科普长效机制建设,探索把科普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应重视应急科普场馆、应急演练和应急科普作品创作的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应急科普理念、制度、内容、方法改革创新,将安全素养、应急素养等纳入科学素质建设。
链接:王焰新代表: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创新 提高综合防范能力 (people.com.cn)
(原载 人民网 202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