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庞伟红)童金南的办公室位于主楼地下室的最西边,我们的采访是在那进行的,因为是地下室,室外灿烂的阳光丝毫进不来,办公室常年开着晃眼的日光灯。
今年刚52岁的他已有不少白发,早年繁重的教学和野外实习工作、长达八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之路让他的身体已不如同龄人硬朗。为了让年轻一辈的教师有良好的办公环境专心科研,他自己甘居地下室,他说这是“应该的”。
他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取得了一个个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成果;他诲人不倦,稳坐三尺讲台,培育了众多地质学精英。从一个对古生物一无所知的农村伢成长为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童金南花了36年。
漫漫求学路
“我从小很书呆子气,不太活跃,也不喜欢参加任何活动,我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童金南求学的年代是一个特殊年代,四周到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消极言论,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凭借优异的中小学成绩,他以贫下中农代表的身份被推荐至武汉的新店中学读高中,高中第一年,他便获得了全县首届数学竞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1977年夏,还在读高一的童金南和他当时的数学老师一起参加了文革结束后恢复的首届高考。“我的数学老师成为了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而我因为经验不足遗憾落榜,和自己的数学老师参加同一届高考只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现”。
1978年夏,16岁的童金南参加了文革后第一届全国统考,以全公社第一的成绩考入武汉地质学院的地层古生物专业,即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16岁以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和古生物绑在一起一辈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机缘巧合”。
童金南自认为不太适合做古生物这行,因为他有“眼盲症”,他无法辨识出各种生物的区别,这给他学习古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别人看一眼的东西,我需得看上三眼,没有先天的优势只能笨鸟先飞了”。
1982年,他开始在地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身上有股韧劲且肯下苦功夫的童金南一眼被殷鸿福院士相中,将其收入门下,童金南也有幸成为了殷鸿福院士的首个硕士兼博士研究生。“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对我的求学以及今后的为人师都影响深远,他是我的一盏明灯”。
艰辛科研路
让地球生物学这门学科在国际学界有一席之地,吸引一流科学家建立一支学术团队,是童金南从事科研工作后持之以恒的梦想。
2003年正值非典肆掠,童金南被迫滞留在学校校园内,开始与学校有关老师一起琢磨建立一个更能促进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科学研究平台。他们认为,当时集全校之力主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他的团队当时也被纳入该实验室)不仅与自己研究的方向不完全一致,而且也不能完整地涵盖地球科学的主体内容(资源和环境),这与地质大学的身份不对称,遂生出了要新建以地球表层生物和环境研究为主题的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实验室的想法,由于学校的资源均投入到了另一个实验室的建设,他们想再建一个实验室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把建实验室比作创业,第一个实验室就是富二代,第二个实验室就是白手起家”,实验室建设初期,没有办公场所,他向学校争取,缺少实验仪器,他拿出部分自己的科研经费购置,长时间的劳累致使身体老毛病反复,但依然不肯就医,只因“我走了,不放心”。童金南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将把孩子培育成才作为自己的使命,不停地向其注入营养。
玉汝于成。2011年元月,在艰难中奋斗了长达8年之后,童金南一手创建的实验室从当年180多个参评实验室中脱颖而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创建至今11年,实验室从只有一间办公室、几台简单测试仪器的一个学校实验室发展成为一座拥有70余位固定研究人员、100余位流动研究人员、面积近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3000余万、涵盖有机化学分析等五大研究平台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汇聚包括2名院士、6名杰青、2名长江学者在内的一大批科学英才,吸引了美、法、日、澳等国的优秀学者共同推动地球生物学的发展。
快乐为师路
“他不仅是一位战友,更像一位父亲”。
野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言传身教的最好机会。每次野外实践教学,短则半月,长则一两月,在崇山峻岭中,在风雨交加下,童金南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高海拔区总伴有雨雪,他走在队伍最前面,时刻警惕滑坡的出现;坐车时,他总是坐在最不安全的副驾驶座,还笑称很舒服;下大雨时,他把身上的冲锋衣给怕冷的女生;他体力不输20多岁的小伙子,经常第一个到达山顶的观察点;遇到困难时,他给学生们讲述他年青时搭油罐车顺风车深入西藏无人区搞地质的经历,有时还不忘幽默一把,鼓励队员战胜困难。他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爱护。
童金南经常鼓励做科研的学生,搞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就是要做冷板凳,不要被功利化影响,潜下心来做研究,一定会出成果。
现在虽已经52岁,童金南每年仍会坚持2-3个月的时间跑野外,每次出野外,他都带回一堆“战利品”——化石和岩石标本,那是他最珍爱的东西。到目前为止,童金南亲手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化石标本达数十万件,其中不少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稀有化石。
从事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29年来,童金南已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殊荣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