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开设“六个文明”创建巡礼专栏,分期、分类展示文明教学科研单位、文明管理服务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班组、文明家庭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风尚、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2024年3月,学校评选出010202班等26个“文明班级”,是学校“六个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班级建设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自我提升与传帮带相结合,培育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集体,共同营造治学有道、知行合一、鼎新致远的优秀班集体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出色出彩,让文明之风吹遍地大,让文明之花润泽青春。
坚持治学有道,厚植文明修身根基
扎根理论沃土以固青年思想根基,把准历史脉搏以应青春时代之召。在开展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学校全体青春学子不忘相应时代号召,用理论武装自身,在思想学习和专业学习中互融共通,不断提升。

让“学思用”在实处着力,将“知信行”向深处扎根。资源学院020201班注重思想引领,积极开展科普系列活动,搭建“志留纪”科普融媒体矩阵,发表长科普文章4篇,在《地球》发表科普文章1篇,受众人数超10000人,文章被转载次数20余次,让更多人了解新一轮找矿突破大作为。

让理论政策、红色之声走进基层、走入实处。马克思主义学院181201班,依托专业赋能,打造了两大特色品牌“红色之声”“红色之旅”,三年间共负责“红色之声”宣讲85场次;覆盖人数约2万余人,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学生,涵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和武汉地区多个社区组织。

让优良学风浸润班级,以崇高德行培育自我。外国语学院091213班的学年平均绩点达3.74,在学习之路上,班级成员互相分享学习笔记、资料和经验,形成了一种互相分享的文化,班级图书馆学习总时长达5640小时。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国际·珠峰论坛’云会议。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地表与深地’这一专题。”每周六晚上准时召开的‘国际·珠峰论坛’,是地球科学学院010202班四年来默契的约定。三年内,地球科学学院010202班已经召开了63期论坛,250位主讲嘉宾结合自身所学,让地学知识从书本走进生活,在成长中求真学问,在实践中练真本事、在奋斗中做实干家。
践行知行合一,弘扬文明实践新风

扎根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公共管理学院178211班级在班主任李世祥老师的帮助与协作下创立“地大资源环境安全与应急团队”公众号,担任“黄鹤救援队”成员,主动投身应急科普进乡村活动,成果立项“武汉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精品项目,为武汉市陈家冲社区及群力社区提供科普服务,辐射带动5000余人次。

书写青春担当篇章,践行乡村振兴使命。机电学院072211班积极配合学院志愿工作,为乡村学校捐赠两台3D打印机,在支教中展示自制机器人,在乡村儿童的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

立足自身专业及兴趣,将文明之风与实践之风交汇融合、共同提升。艺术与传媒学院161221班同学发挥广播电视学学科优势,积极参加学校各大学生文体社团、组织,在各校级媒体及文体比赛中实践专业技能,并成立了“原力影像工作坊”,总结了新传学科每年的相关竞赛,给同学们提供实践思路,学思践悟、夯实学科基础。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夯实地质人报国情怀、赤子之心。地球科学学院010212班校外班主任潘桂棠研究员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班级同学沿318国道一路西行,进军青藏高原,在野外培养家国情怀、地质思维。班级积极参与并协办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涵盖七大板块14场活动,直播累计在线观看规模达3200余人次,平均每场活动观看300余人次,两名同学作《深地科学》结课展示,向全国拔尖基地展示支部风采。支部与西北大学联合开展学习交流论坛,与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开展联合地质认知实践,在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共促共进。
推动鼎新致远,激发文明创新活力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则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科研探究的实干之风、创新之风,让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地激发文明创新活力。

用学思践悟、敢闯敢拼的青春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自动化学院231205班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创造挑战赛等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19项,校级奖项13项。3组同学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位同学在SCI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
在专业学习与创新突破中臻于完美。数学与物理学院121201班八名同学位列年级前十名,50%的同学推免继续攻读研究生,多名同学在数学建模、数学竞赛、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等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项,十余位同学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事业,通过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和校级项目的结题。

计算机学院191212班学生共获文体类奖项11项、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奖项8项、语言类竞赛奖4项、专业竞赛奖项16项、个人荣誉16项、其他奖项17项,共7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34项、院级奖项15项。
从“书本课堂”到“崇山峻岭”,虽专业特色不同,但地大青年们始终坚持治学有道,厚植文明修身根基、践行知行合一,弘扬文明实践新风、推动鼎新致远,激发文明创新活力,在科技创新中共攀高峰、在乡村振兴中踔厉奋发、在绿色发展中贡献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文/韦仕莉 田昆 王诲 图/来源于文明班级创建申报材料 编辑 焦思勤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