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融媒
新闻聚焦

40多次往返,我校一团队为生态修复倾注全力

时间:2024-07-30 作者: 编辑:孙彦钦 浏览量: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陈华文 张玉贤)近日,在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长安村鸭蛙香稻核心示范区农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开展了一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示范项目青蛙投放活动,在近4000亩的农田投放了15万只青蛙,以做好稻谷的“安全卫士”。

为推动石首生态持续向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整合多学科力量,近两年走遍石首大地,在生态修复中勇于担当,倾力奉献知识和智慧。

生态修复团队部分师生在石首考察现场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8个子项目

石首市地处长江中游,是荆江与洞庭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通道。近年来,石首生态环境超负荷运转,出现了如山体破坏、江河湖渠水体污染、沿江森林质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破坏、农业污染持续加重、长江故道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亟需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

2022年,石首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调研,决定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修复团队参与当地的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不是简单地植树种草,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土地、水域、动植物以及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处。”生态修复团队陈昆仑教授说。

当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修复团队承担《湖北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石首部分时,就树立系统、创新思维,把生态修复中全部的生态要素视为整体,这个项目简称“石首山水项目”。

对于石首生态修复团队而言,前期的科学规划和方案关乎工作全局。从最开始谋划工作方案开始,团队就来到石首郊野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前后期所有的方案放在一起,足有一米多厚。

石首山水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8个子项目,分别是天鹅洲长江故道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长江—石首段生态防护林(带)建设项目、石首市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示范项目、石首市桃花山镇连片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石首市上津湖小流域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石首市荆南片区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调弦河—牛角湖)关键工程、藕池河康家岗国控段面水质净化及水系连通工程、民建渠(红星渠至东方渠)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如何让生态修复行之有效?石首生态修复团队精准施策,提出“修山、治水、增林、整田、净湖、复草、止沙”的观点,全面布局,系统解决石首生态顽疾。其主要建设思路是:实施长江南岸北岸全域推进、筑牢长江及其故道生态屏障。同时,改善湖泊沟渠水系水质,将工程治理、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对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石首多家单位协同推进、分工负责,将8个子项目一体化实施,整体化推进。

围绕“石首山水项目”的实施,生态修复团队40多名师生,2022年至今,先后40多次往返在武汉到石首的路程上,总行程达5万多公里。

创新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石首山水项目”8个子项目,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关乎生态修复的整体成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修复团队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江汉平原的水稻种植中,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修复农田生态,石首开展“鸭蛙稻”种养,达到稻田除草、通风、活泥、造肥、吃虫等目的。另外,还采用以肥养田、种养结合的技术,实现耕地质量平衡发展。

在“鸭蛙稻”种养模式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修复团队提出利用田埂、路、沟、塘、河、湖岸等生态化用地,实施生态田埂、生态水塘、生态沟渠等建设的思路,以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田间生物栖息地生境,保留已有田间零星分布乔木,形成田间生态小斑和廊道。

同时构建生态助养池,作为鸭蛙栖息地,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整体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化农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据统计,目前石首构建了以田间坑塘为主的300个生态斑块和以田埂、灌渠、河网为主的30公里生态廊道,形成了农田生态网络。

在石首天鹅洲,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鹅洲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备受社会关注。如何让天鹅洲生态环境更优美?团队多措并举,采取“立体式”的修复策略。如,开展生态护岸修复和滩涂湿地修复工程,种植27千米长的芦苇等自然原型生态植物,采用人工辅助手段,重建和优化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方式,栽植芦苇、旱柳等约100余公顷,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天鹅洲生态环境经过修复和治理,成效逐渐显现。2023年10月24日,天鹅洲长江故道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它的出现,是石首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见证。同时,江豚种群数量现也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随着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的持续增长,已开始发挥迁地保护种质资源库的功能。

2023年4月,4头从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衍的江豚放归长江,这是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保护区的江豚,“野放”长江。与此同时,高等植物由先前的 230余种增加到 321 种,脊椎动物由90余种增加到 320 种。目前,天鹅洲保护区的滩涂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长江故道水质不断稳定向好,总磷含量降低约30%。保护区内麋鹿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目前有近2000 头。

增强团队作战意识,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在开展生态修复过程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师生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工作中尽展其才。李小倩副教授擅长在复杂的环境问题中抽丝剥茧,找到重点关键,对症下药。刘运德副教授负责在石首采集水样并进行科学检测,“水样的化学分析很重要,如果对水质的情况摸不准,那么水域的修复就找不准方向。”刘运德说。

生态修复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野外踏勘中,团队必须使用无人机技术。李远耀副教授手把手教学生操作无人机,还对学生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培训。

为了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石首市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程办公室。李盛方从读博一开始就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为此,她长期“驻扎”石首。“学习不仅仅在校园,广袤的大地与河流,同样是大课堂。”她说。

还有,刘小琼博士、燕智杰博士,以及硕士生白银辉、宋晓东等,都在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承担着重要工作,这些经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助力石首开展生态修复以来,取得了显著战绩。如:桃花山已完成湖泊生态清淤9万立方米、种植挺水植物面积已完成16万平方米、投放水生动物86万多尾;农田完成保护、修复和重建生态岛共计约300个、修复生态廊道长约30公里……

据生态修复团队环境监测,桃花山连片湖泊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天鹅洲滩涂和生态防护林区域的植被覆盖度逐年递增,生态修复区水质整体稳定向好,水生态修复区的生物多样持续改善。

近年来,石首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各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今后也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持续释放高校能量,奏响生态修复的“协奏曲”。